首页 |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巡回宣讲团 送上“用地经” | ||||
| ||||
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把强化土地要素支撑,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全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大局,主动靠上服务,精准用好政策,破解要素制约,于4月29日召开全市土地要素保障专题会议,并在各区市、开发区广泛开展土地要素保障政策宣讲活动,取得了热烈的反响和明显的效果。6月1日,我局采编的《研发用地合规性查询平台,组建土地政策宣讲团,山东威海局努力破解用地瓶颈——巡回宣讲团 送上“用地经”》在《中国自然资源报》刊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研发用地合规性查询平台,组建土地政策宣讲团,山东威海局努力破解用地瓶颈—— 巡回宣讲团 送上“用地经” 一堂政策课拉开宣讲大幕 如何更好地发挥土地的“助推剂”“加速器”作用,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山东省威海市近两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为了用好用足用活土地政策,近日,威海市专门就土地要素保障召开了一次专题会议。会上,威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张刚给市领导,各区(市、开发区)及市发改、工信等10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人上了一堂“土地政策课”。 4月29日全市土地要素保障专题会议成功召开 为了上好这堂政策课,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要素的实际需求,威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梳理了项目从产生用地需求到落地的全流程、全链条中涉及土地要素保障方面的最新政策规定,编制形成了《土地要素保障政策宣讲材料》。 宣讲中,威海局局长张刚结合威海市土地管理利用实际情况,从项目用地合规性审查、用地征收报批、土地供应、土地执法监管4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土地要素保障方面的最新政策变化和工作要求。 ——在项目合规性审查方面,要求项目选址不突破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要求尽量使用现有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 ——在用地征收报批方面,要确保项目扎实可靠、质量过硬;要紧盯国家级、省级重大项目专项指标,争取把项目列入省级“大盘子”。 ——在土地供应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作用,最大化彰显土地价值;要善于用好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扶持和鼓励引导政策,多举措降低企业用地成本。 ——在土地执法监管方面,要牢固树立依法依规、严格规范用地的理念,以土地利用良好秩序助力高质量发展。 “土地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而节约集约用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的基础和保障。”张刚说。为了用好每一块闲置和批而未供土地,该局对全市闲置和批而未供土地以及涉及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方面重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章进行整理,汇编印发了《全市闲置和批而未供土地资源手册》,逐宗列出地块位置、面积和性质,呼吁大家优先将过去没有用好的土地用起来。 全市土地要素保障专题会议“四个一”成果 一个新平台让供地选地更精准 在这堂政策课上,威海市项目用地合规性智能辅助查询平台也首次“亮相”。 威海市负责项目用地和招商引资等工作的工作人员欣喜地发现:打开这一查询平台,不仅能实时查询规划信息,了解最新规划内容和各地块的规划用地性质,还可实时查询所选区域的面积、各类控制线、规划用地性质等内容,并可快速生成项目合规性审查报告。 威海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进一步发挥土地要素的支撑保障作用,让基层部门和人员实时、快速了解项目拟选址用地基本情况,该局结合各相关部门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初期对土地基本情况的实际需求,在全省率先研发了这一查询平台。该平台可为接入政务外网的各区(市、开发区)及部门、单位提供卫星影像、行政区划、“三条控制线”、国土空间规划等项目落地必备的基础数据。 通过该平台,项目决策者、招商一线工作人员就能直观、快速地判断地块能否依法依规利用,有效避免初始阶段选址的盲目性,以便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初始阶段掌握工作主动性,从而提升项目选址的效率和精度,确保项目更加快速、便捷落地。 目前,该查询平台已经正式上线,面向全市提供服务。 深入镇街,打通“最后一公里” 有了创新政策,还要保证其能够用好用活。为打通土地政策在基层的“最后一公里”,威海局以“学党史、办实事”活动为契机,组成一支由局领导带队的宣讲团队,在威海市7个区(市、开发区)开展了7场巡回宣讲。各区(市、开发区)政府班子成员、各镇街党政主要负责人、基层招商、建设等部门约1200余人参加了宣讲,宣讲团现场解答基层问题和疑惑90余项,取得了明显效果。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赴各区市、开发区开展土地要素保障政策宣讲 “通过宣讲,让我们对土地管理和利用中的新政策、新规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下一步招商引资工作助益很大,再跟企业谈土地政策的时候,我们更有底气了。”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局局长谭建平对未来信心满满。 威海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开展巡回宣讲系列活动,最终形成了1篇要素宣讲材料、1个辅助查询平台、1套政策法规汇编、1本存量资源手册“四个一”成果,并积累了不少经验。接下来,他们将持续更新成果,指导各区(市、开发区)把握好自然资源政策变化情况,协助用好用足用活政策,破解土地要素制约瓶颈,助力全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 (原文刊登于《中国自然资源报》2021年6月1日 4版)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