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今日導讀 |
威海市率先在全域范圍內推行不動產單元代碼“一碼關聯”應用 | ||||
| ||||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升行政效能,近日,威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市中級人民法院、市公安局等12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印發<深化不動產單元代碼“一碼關聯”應用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威自然資發﹝2022﹞43號),推行“一碼關聯”改革,以不動產單元代碼特定性、唯一性為抓手,用不動產唯一身份識別“碼”串聯不動產全業務流程,通過源頭賦碼,有效識別不動產的“前世今生”,確保不動產新建項目內部審批的各業務環節前后銜接一致、真實準確,便于不動產登記信息的精準共享、查詢追溯,構建自然資源“碼上管理”新機制。 通知明確在宗地形成、房屋預測繪2個階段設定編制不動產單元代碼,利用不動產單元代碼貫穿新建項目規劃許可、用地審批、土地供地、不動產測繪、執法、登記、交易等全流程、全生命周期應用場景,同時充分利用不動產登記數據確定性、精準性特點,利用地址坐落信息為依托,建立統一地址庫,關聯水電氣暖、公證、司法、行政審批等部門信息,逐步推動全業務“一碼”關聯、全信息“一碼”共享、全過程“一碼”管理、全申請“一碼”可辦,實現疫情防控、社會治理等領域“整體智治”。目前支撐共享的數據包含29個不動產登記屬性信息,市級不動產登記數據共享累計達30萬次。 貫穿新建項目全生命周期,全程“一碼”管理 在建設用地供應階段,不動產登記機構利用地籍調查成果,提前設定不動產單元代碼,通過“多測合一”平臺將地籍調查成果提前入庫,并將相關屬性信息通過市大數據平臺同步共享至相關部門,用于辦理用地審批、用地規劃許可、土地出讓、稅費征繳、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門牌樓號編制,實現流程再造、業務協同和“一碼可查”“一碼可辦”。 推動數據集成應用,實現信息“一碼”共享 在新建商品房預測繪階段,不動產登記機構對房屋落宗,編制不動產單元代碼,并將相關自然屬性信息通過市大數據平臺共享至相關部門,為其辦理房屋預售許可證、商品房預售合同簽訂、房屋買賣、稅款繳納、房產抵押、法院查封等業務時使用。同時,水電氣熱企業開戶后,在市大數據平臺根據不動產單元號、坐落信息補充戶號信息,為一手房不動產登記+水電氣熱“無感過戶”服務。 開展不動產數據信息深度利用,實現信息“一碼”智用 利用不動產自然幢信息、不動產“樓盤信息”等數據信息,建立統一地址庫,輔助基層公安、行政審批、衛生健康等部門,助力威?;鶎由鐣卫?、行政審批、疫情防控工作現代化、精細化、便利化,為社會治理和民生服務持續賦能。 |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